观点

乡土建筑的回归

如今,全混凝土建筑大行其道,往往掩盖了乡土建筑的光芒。近年来,一些富有远见的建筑师一直在利用传统知识来设计自带气候变化抵御能力的建筑。
naugurated in Brumunddal (Norway) in 2019, Mjøstårnet (“the tower of Lake Mjøsa”) is one of the world's tallest timber buildings, standing over 85 metres high.

莱拉·瓦基尔(Leïla el-Wakil)
埃及裔瑞士艺术史学家、建筑师,此前任职于日内瓦大学人文学院和建筑学院,曾编辑合著文集《哈桑·法蒂:建筑人生》(Hassan Fathy dans son temps)(2013年),这本书在2018年被译成英文。

196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一场展览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这次展览以“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为题,展出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乡土建筑摄影作品,见证了一种在实际应用中世代传承的本土化集体技艺。展览是由奥地利裔美国作家、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策划的,向观众再现了无需建筑师的建筑。这场展览的成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这一主题的密切关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在11年里在全球各地80家博物馆巡回展出。

从马里多贡人修建的泥屋到意大利五渔村的干石建筑(均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从芬兰木屋“mökki”到穴居建筑,乡土建筑无处不在。这类建筑闻名于世,是由于工匠具有高超技艺、施工方法简易便捷、建筑展现了对环境的尊重,以及人们普遍认为乡土建筑中蕴含着惊人的智慧。

鲁道夫斯基的贡献不仅让乡土建筑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还丰富了世界各国建筑领域的思考和创作。芬兰建筑师阿尔瓦尔·阿尔托(Alvar Aalto)、印度建筑师查尔斯·科雷亚(Charles Correa)和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等人都在各自家乡的传统中找到了灵感。

钢筋混凝土地狱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蒂(Hassan Fathy)大力提倡“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并以《为穷人建房:埃及农村实验》(Architecture for the Poor, An experiment in Rural Egypt)(1969年)一书的出版而享誉全球。书中以激动人心的文字记录了尼罗河西岸的卢克索示范村庄古尔纳村(Gourna)的建设过程。哈桑·法蒂自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后裔,十分擅长埃及的各种古老技艺。他还是一位高产的建筑师,他恢复使用了价格低廉的泥砖,鼓励上埃及地区的农村居民自己动手盖房子。

哈桑·法蒂创作过一部讽刺剧《钢筋混凝土地狱》(The Hell of Reinforced Concrete)(1964年),他在剧中描述了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趋同化发展,同时批评了在撒哈拉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下使用钢筋混凝土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巴里斯新城因此变成了不宜居的火炉。与之相反的是,哈桑·法蒂对古老的泥屋村庄赞不绝口,称赞这些泥屋排列紧凑且紧邻盖有顶棚的窄巷,这就可以防止居民遭受炎热和沙尘暴的侵袭。法蒂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回归传统经验。

同时运用moucharabieh(饰有木雕格栅的悬窗)和malqaf(字面意思是“捕风塔”),可以在房屋内部实现自然冷却和通风

与单薄的钢筋混凝土墙相比,厚实的土墙或石墙的隔热效果更好。同时运用moucharabieh(饰有木雕格栅的悬窗)和malqaf(伊朗人称之为badgir)(字面意思是“捕风塔”),可以在房屋内部实现自然冷却和通风,效果比空调好得多,能源消耗却比较少 。

阿拉伯式住宅采用内向型布局,以内部庭院和花园作为建筑的核心。受此启发,哈桑·法蒂在开罗南部的萨卡拉路沿线修建了一系列漂亮的度假别墅(例如,Mit Rihan),生动地诠释了他关于适宜建筑的构想。1980年,哈桑·法蒂获得了阿迦汗奖,以表彰他的终生成就,他也成为这一地区许多建筑师的榜样,其中包括拉美西斯·维萨·瓦塞夫(Ramses Wissa Wassef)、阿卜杜勒·瓦希德·瓦基尔(Abdel Wahid el-Wakil)和奥马尔·法鲁克(Omar el Farouk)。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恢复使用生土技术的实验从马格里布地区发展到了马什里克地区,并且最终创建了“努比亚拱顶建筑协会”等机构,“努比亚拱顶建筑协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贫困地区提供泥屋,让当地居民可以重新建造自己的家园。

人们对生土的这种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域边界。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国际生土建筑中心成立于1979年,这家实验室体现了西方世界对生土技术的关注,并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项技术做出了贡献。

竹制结构

传统形式的生土技术如今拥有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安娜·赫林格(Anna Heringer)就是其中之一,她在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蛋形生土建筑让人想到了印度中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那些覆盖着茅草的小泥屋。位于日内瓦的Terrabloc公司等新一代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含有部分水泥的稳定土块,它们改进了泥土的强度和耐用性,使其符合瑞士标准。


木材等其他类型的建材同样再次受到关注。这也难怪,毕竟木制建筑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各大公司纷纷重新使用木材,甚至出现了木制高层建筑。2019年,奥伊斯坦·埃尔格萨斯(Øystein Elgsaas)在挪威的布鲁蒙达尔建起了一座18层高的木制大楼。

将竹制结构与现代原理结合起来,创造出轻巧耐用的建筑

源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竹制结构也越来越受欢迎。哥伦比亚设计师西蒙·贝莱斯(Simón Vélez)称赞竹子是“植物界的钢铁”,他将竹制结构与现代原理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轻巧耐用的建筑,例如,哥伦比亚卡塔赫纳的“无名”教堂。其他人也开始纷纷效仿。


关注点的这种转移促使业界人士对建筑设计和建筑过程采取了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不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的种种经验教训:利用日光和盛行风条件来确定地点和朝向的科学方法;使用取自当地物产的生物质材料;采用技术要求不高的手工技能;认真研究地方特色和古老建筑,从中获取常识。


今天的我们应该恢复回收再利用的习惯,这种做法看起来或许缺乏创意,其实却是更加激进的。为了避免浪费资源,必须继续使用各种材料乃至大多数现有建筑物——当然,需要适应新的用途和新的需求,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生土建筑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土建筑遗产计划”(WHEAP)于2007年推出,旨在加强世界范围内生土建筑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状况。根据2012年编制的一份目录,共有150多处世界遗产,包括清真寺、宫殿、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和文化景观,完全或部分由生土建造而成,占所有列入名录遗产的10%以上。


在推出后的十年中,该计划开展了数个试点项目,其中包括马里杰内的修复工作和埃及新古尔纳村的保护活动,并同时开展了能力建设以及研究与发展活动。世界遗产中心持续携手该计划的重要伙伴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合作识别、保护和管理生土建筑。国际生土建筑中心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是一所在全球传播关于生土建筑知识和技艺的研究实验室。

未来建筑
UNESCO
2024年1月-3月
0000388425
订阅《信使》

订阅《信使》